3月29日,俄联社报道:在过去几天,俄罗斯疑似出现一种未知病毒。Telegram 频道 SHOT 消息显示最好的配资平台排行,感染者普遍高烧、咳血。
病症初期,患者会感到疼痛、虚弱,几天后无法下床,体温高达 39℃剧烈咳嗽常令患者痛苦流泪。经检查,新冠病毒或流感的结果均为阴性,也就是与新冠和流感无关。
(图源:SHOT)
视频中,一位名叫亚历山德拉(Александра)自述发病一周后,即便服用抗生素,咳嗽症状依旧持续,发病第五天开始咳血。SHOT 报道称,医生发现,许多感染病例由一种尚未确定的病毒引发。
患者医疗报告显示,病症为 “不明原因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——ARVI”,并建议若病情恶化,需呼叫救护车。
简单在谷歌上检索发现,媒体大多渲染出恐慌情绪。更有甚者,将“未知病毒”和俄罗乌克战争进行关联。部分网民援引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历史争议,认为病毒可能与此类设施有关。
展开剩余81%(图源:谷歌)
我们先回溯一下信息源。
首先最初的信息源头来自SHOT(一个Telegram的频道)。
Telegram是一个全球知名的即时通讯平台,以其端到端加密的“秘密聊天”功能著称,提供高度隐私保护。Telegram频道允许用户分享内容并吸引大量订阅者,可以用于新闻传播、社区互动和信息分享,但其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也导致了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的问题。
一位名叫亚历山德拉(Александра)的女子的患病经历。她除了阐述病症以外,还提到医生指出,目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“病毒”感染的病例,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病原体。
这也就是各大媒体,甚至连RFI法新社都渲染的“一种未知疾病在俄罗斯多地流行”的原因。
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m/apps/ (二维码自动识别)
关于这个女子提到的:目前已经出现许多类似的病毒感染病例,我们查询了俄罗斯境内公布的信息。现有信息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俄罗斯卫生部在2025年3月的官方的通报。
国内互联网提到的:”2025年3月下旬俄罗斯多地医疗机构报告多例特殊呼吸道感染病例。俄新社援引圣彼得堡某三甲医院收治病例显示,约 75% 的重症患者因全身性肌痛丧失自主行动能力,需要住院接受呼吸支持治...”
完全是造谣的假消息!
(图源:网易,来源为假消息)
依据 3 月 30 日俄罗斯国家通讯社消息,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益监督局专家已对 Telegram 频道上流传的未知病毒感染病例报告采取管控措施,并责令 Telegram 频道管理方,提交报告相关的全部信息。
据通报,当前俄罗斯联邦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、流感、新冠肺炎,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方面,流行病学态势平稳,发病率呈下降趋势,莫斯科地区的相关感染疫情同样稳定可控。
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益监督局进一步说明:在持续开展的流行病学和基因组流行病学监测中,未检测到新型病毒,也未发现病毒发生重大突变。
(图源:网易,来源为假消息)
关于该女子提到的抗生素无用和咳血。
首先可以排除细菌感染。
抗生素对病毒感染通常无效,因为抗生素仅针对细菌感染发挥作用,而病毒感染由病毒引起,其结构和生命活动方式与细菌不同。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或抑制蛋白质合成来杀菌,但病毒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,因此抗生素无法直接作用于病毒。PS:抗生素也无法作用于支原体,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壁。
咳血(咯血)通常源于呼吸道黏膜或肺部血管损伤,常见原因主要有三个:
严重呼吸道感染
病毒性肺炎:甲型流感、新冠病毒等可导致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损伤,引发血管破裂出血。例如,甲流重症患者的肺组织受损可能表现为血痰或咯血。
支原体肺炎: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剧烈咳嗽和炎症反应,损伤小血管,部分患者出现咳血。俄罗斯部分病例最终诊断为支原体肺炎,但检测手段不足可能导致初期误判。
继发性细菌感染
病毒感染后可能合并细菌感染(如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),加重黏膜损伤和出血风险。若抗生素选择不当或细菌耐药,感染控制不佳会导致症状持续。
免疫系统过度反应
病毒可能引发“细胞因子风暴”,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,攻击自身组织,加剧血管通透性和出血。例如,甲流重症患者中,炎症因子(如IL-6、TNF-α)的过度释放可能加速肺泡损伤。
排除掉细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从疾病的症状推测来看,上述症状更可能是支原体感染或者是已知病原体(如肺结核、细菌性肺炎或流感变异株)引发的个体差异或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。
实际上,根据俄罗斯当局也初步判定是支原体感染。
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传染病首席自由专家弗拉基米尔·丘拉诺夫教授表示,此前在媒体上流传的信息显示,患者症状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,例如支气管炎或肺炎,这些疾病可能是由流行病暴发期间大量病原体传播引起的;而痰中带血丝通常是剧烈咳嗽的结果。
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,社交媒体的一则消息便可能掀起轩然大波。此次俄罗斯 “未知病毒” 事件,正是源于 Telegram 上的个别报道,而后在未经充分核实的情况下被部分媒体广泛传播,引发公众担忧。
正如俄联邦教育科学院副主席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格纳季·奥尼申科公开呼吁民众:“避免非理性恐慌”。科学手段溯源,理性配合调查最好的配资平台排行,才是化解公共卫生信息危机的正确路径。
发布于:广东省